一、投资运行总体情况
(一)指标运行总体向好
1-8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35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1-7月提升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058亿元,同比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77亿元,同比增长2.1%。
重点行业平稳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完成790亿元,同比增长18.1%;高技术投资完成672亿元,同比增长26%。
核算基础指标降幅收窄:建安投资完成2123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1-7月收窄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6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9%,降幅比1-7月收窄2.4个百分点。
(二)省内排位稳中有进
1-8月南京市投资领域重点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稳中有进: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在各设区市排名第6位、第3位、第1位和第7位,与1-7月保持一致。 工业投资排名第5位,比1-7月前进2位,工业技改投资排名第3位,比1-7月前进2位。
二、投资领域发展亮点
(一)大项目有力支撑投资增长
1-8月,全市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5个(不含房地产),共完成投资额43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超过1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15个项目中,工业项目4个,分别是台积电的一期扩建及新建产线项目、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的2022电网扩容工程、国轩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和爱尔集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项目;基础设施项目10个,分别为7条地铁线路、南沿江城际和宁淮2条铁路项目、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保障房项目1个,为绿洲保障房。
(二)房地产开发业在逆势中负重前行
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呈下行态势,1-8月全国、全省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分别为-7.4%、-7.1%,房地产行业总体低迷。南京房地产业投资趋势虽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但仍保持正增长,1-8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为2.1%,比1-7月下降1.1%,是目前全省唯一保持正增长的设区市。同期,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收窄,1-8月完成销售6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9%,降幅比1-7月收窄2.4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领域投资保持高增速
1-8月,全市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67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完成438亿元和234亿元,增速均超过20%,分别达到27.8%和22.7%。高技术制造业包含的6个行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包含的8个行业中,分别有3个行业和5个行业保持增长。
三、投资运行中存在的短板
(一)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全市投资新增项目数量与规模双下降,对投资增速后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不足。1-8月,全市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676个,比上年同期减少92个,同比下降12%。新开工项目涉及计划总投资1664亿元,同比下降13.3%,项目规模有所缩减。新开工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仅30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5个,同比下降45.5%。
(二)建安投资持续潜水
1-8月,全市完成建安工程投资2123亿元,同比下降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建安投资4.18亿元,同比下降59.2%;第二产业完成建安投资408.44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完成建安投资1710.71亿元,同比下降5.6%。从各板块看,全市12个板块中只有玄武、六合两个板块建安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栖霞、江宁、江北新区三个板块建安投资增速保持正增长。从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看,部分项目因受疫情多点散发和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施工进度不达预期,未按照序时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 如金陵中环项目、律政产业服务园项目、龙江新城市广场二期项目等。大项目对建安投资的支撑力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推动投资增长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依法合规加快项目前期进度,全面提速备案、开工、投资、投产各环节,确保计划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施工进度。针对当前阻碍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着力破解矛盾困难,确保在建项目按序时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提振房地产行业信心
坚持“房住不炒”,优化完善“一城一策”方案,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以激发房地产消费市场信心,进而激发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南京房地产投资领域。如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实施分区调控,鼓励引导外围区域规划设计更多适合康养的差异化住宅产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宜居需求合理释放。
(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扎实推动《南京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若干措施》落地见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科学组织施工,加大加快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进度,尤其是北沿江高铁、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争取国家3000亿元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资金额度更多投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