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2017年,全市认真贯彻《南京市“十三五”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高度关注儿童现实需求,努力加大儿童的基本供给,儿童在生命健康、文化教育、法律安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发展水平再上台阶。主要监控指标基本全在《规划》范围以内。
一、主要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儿童与生命健康
儿童与健康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同期 | “十三五”规划目标 |
出生缺陷发生率 | ‰ | 5.29 | 4.9 | ≤5 |
婴儿死亡率 | ‰ | 2.53 | 2.92 | ≤4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 3.2 | 3.7 | ≤5 |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 | 99.99 | 99.99 | ≥98 |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 % | 99.23 | 99.13 | ≥95 |
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 % | 64.3 | 61.78 | ≥50 |
一是生命得到呵护。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产前筛查工作。婴儿死亡率低于去年0.4个千分点,控制在2.53‰。新生儿缺陷率5.29‰且到有效防治。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3.2‰。流动人口中的新生儿得到同等关爱,其新生儿死亡率下降3.2个千分点,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5.6个千分点。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8.81%,高于去年0.5个千分点。
二是发育指标良好。重视做好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定期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婴幼儿喂养更加科学健康,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上升至64.3%。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0.22%,低体重率下降至0.28%。
三是保健服务完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健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9.23%。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9.99%,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五苗”接种率均为100%。加强托幼机构卫生健康检查,卫生健康条件不断提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继续保持在100%。
(二)儿童与文化教育
儿童与教育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同期 | “十三五”规划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 | 99.4 | 99.3 | 99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 100 | 100 | 100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100 | 100 | 100 |
一是优质教育普惠。扩大推进全市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90%。继续实施“增量、提优、普惠”三项工程,新改扩建达省优标准的幼儿园27所,创建省市优质园45所,全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87%。推进小学优质化、特色化建设,实施《南京市小学教学改革行动计划(2016—2020)》,当年认定8所学校为南京市小学教学改革学科课程基地,5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推进“新优质初中”创建工程,评定5所初中为首批“教育现代化初中”创建学校。
二是促进均衡发展。出台《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大教育公平的保障力度,城乡、区域间办学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改建中小学校舍50万平方米,教学环境更加舒适;实施均衡分班,向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机会均等、缓解择校矛盾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开展“弹性离校”,安排市本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解决7.2万家庭接孩子难问题;完善资助体系,4.61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经费资助总额7370万元,比2016年增加31%。
三是突出素质教育。全市幼儿园907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4%,在园儿童23.6万人。全市小学349所,普通中学232所,中等职业学校49所,中小学共计在校学生75.1万人。注重提升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阳光校园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以上,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各类家长学校1065所,培训学员31.8万人次,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92%,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目前,南京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保持在100%。
四是加大文化供给。全市60个博物馆、15个图书馆、14个文化馆等文化场馆成为孩子们求知的“殿堂”。全年,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为461.68万人次,增长6%。科技馆举办青少年科普展览2600次,增长6.2%。青少年受众68万人次,增长17.2%。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儿童阅览室或儿童专用书架的比例增长11个百分点,达到75%。另外,新华书店全年销售少年儿童读物38.91万册,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570小时,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举办2017年“我的中国梦”少年儿童优秀节目评选及个人才艺比赛,鼓励儿童艺术创作,进一步提升南京儿童文化艺术创作的水平和地位。
(三)儿童与法律保护
儿童与法律保护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同期 | “十三五”规划 |
出生登记率 | % | 91.5 | 87.8 | 100 |
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配备率 | % | 100 | 100 | 100 |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 | % | 0.86 | 1.57 | 下降 |
一是儿童的合法权益有保护。广泛开展反家暴、防拐卖、预防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法治教育,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保护儿童权利的法治意识与能力。推动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的专门司法机构,建有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数11个。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及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为儿童提供专业法律帮助,不断扩大儿童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当年,有704名未成年人得到法律机构援助,较上年提升12%。严厉打击性侵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年内解救被拐卖儿童数4人。
二是校园及周边安全有保障。健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学校安全保卫专职岗位设置。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排查和整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健全“校园110”制度,强化警校合作、信息联动和快速应急处置,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
三是防治青少年犯罪有成效。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普遍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动建设30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场馆《规划》目标得到落实。推进“依法治校(园)示范校(园)”创建工作,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配备率达100%。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下降至0.86%。
(四)儿童与发展环境
儿童与发展环境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同期 | “十三五”规划 |
校车定期检验率 | % | 100% | 100% | 100 |
婴幼儿食品、儿童药品抽查批次合格率 | % | 99.07 | 99.24 | ≥99、100 |
儿童用品、玩具抽查批次合格率 | % | 100 | 100 | ≥90 |
在用大型游乐设施检验合格率 | % | 100 | 100 | 100 |
一是自然环境更加趋好。儿童成长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空气明显改善,实现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天数264天,高出去年20天,优良率达72.3%,高于去年6.2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41.2μg/m3,同比去年下降14.0%。综合防治见效,全面推进“河长制”和“断面长制”,加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基本清除建成区109条河道黑臭水体,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4.5%,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生态得到保护,全市森林面积18.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30%,自然湿地保护率为47.2% ,21个乡镇和6个村创成“江苏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
二是人文环境更加优越。以项目化推动关爱儿童工作的有效落实,实施的家庭教育、困境关爱、春蕾圆梦等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社会保障。全市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328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覆盖率达100%。弱势儿童得到更多关爱。38家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数,常态为2243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有需求0-17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分别达到93.53%、97.83%。74名孤儿、弃婴被家庭收养,感受家的温暖。779名特殊儿童受到儿童福利院的精心照顾。春蕾计划当年扶助女童入学710人。
三是社会环境更加安全。聘请妇儿规划观察员,首次召集举办“儿童安全保护”圆桌论坛,深入讨论交通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用电安全、食品卫生等对儿童安全带来的影响,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共识。专职做好儿童安全维护工作,有100人担任乡镇(街道)专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聘请1366人担任村(居)专兼职儿童社会保护督导员,成为儿童安全的守护人。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把住儿童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婴幼儿食品、儿童药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9.07%,儿童用品、玩具抽查、大型游乐设施检验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对策建议
总体看,2017年我市儿童发展工作很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多数指标已提前实现或达到《规划》目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还有个别指标出现正指标下降,逆指标上升的情况,未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去年0.32个百分点,3项传染性疾病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较上年有少许下降。特别是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29‰,超出《规划》5‰以下的控制目标。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制,巩固提高取得的成绩,促使薄弱环节的改观,才能确保《规划》目标的有效落实。
一是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经费在卫生总经费中的比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及经济薄弱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做好新生儿医学检查和保健保育工作,以适应“二孩”政策后的新生儿增加的现状和趋势。继续加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确保新生儿出生健康。加强孕前检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二是努力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环境。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幼儿园规范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视做好弱势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心照顾,为残疾儿童康复和救助创造更优厚的条件。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严厉打击性侵害、拐卖、绑架、遗弃、谩骂、殴打、虐待等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犯罪。
三是全面提升儿童教育质量水平。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科学规划好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创建省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倾斜。坚持办学标准,对不达标的学校,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坚持规范招生,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做好均衡分班工作,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实施好“弹性离校”,为全市小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教育满意度。继续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和艺术修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