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三五”以来,南京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各类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南京累计建有各级各类学校1769所,较“十二五”末增加194所,年平均增长2.94%;在校生总数达231.84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47.67万人,年平均增长5.92%;现有专任教师14.17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2.30万人,年平均增长4.53%。在全省教育现代化监测中,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
1.各类学校优质发展,入升学率保持稳定。一是大力实施学前教育“增量、提优、普惠”三项工程,持续加强省优标准幼儿园建设。现有幼儿园1010所,2020年在园儿童27.8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2020年为97.42%,其它年份均在99%以上。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91.75%。二是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保证适龄儿童全面就近入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现有普通小学384所,2020年在校小学生47.10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202所,在校初中生18.3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三是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发展,建设综合改革、学科创新、普职融通、国际交流等方面特色鲜明的高品质高中。全市建有普通高中57所,在校高中生9.17万人。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启动职业教育领航计划。中等职业学校42所,在校学生3.5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五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部省、省市共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有普通高校53所,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91.81万人,较2016年增长20.08万人,年平均增长6.36%,每十万人口大学生数量达9856.48人。本专科和研究生毕业生累计达到112.16万人。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市民受教育年限,6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累计毕业35.59万人。
“十三五”末南京各类教育事业基本情况(2020年)
指标名称 | 学校数(所) | 在校学生数 (人) | 毕业生数 (人) | 招生数(人) | 专任老师数 (人) |
全 市 | 1769 | 2318351 | 656772 | 750652 | 142029 |
高等教育 | 59 | 1195027 | 386264 | 430089 | 55578 |
中等职业学校 | 42 | 96559 | 39527 | 35167 | 6101 |
普通中学 | 259 | 275496 | 81278 | 98408 | 26926 |
小学 | 384 | 470994 | 65781 | 89660 | 32285 |
特殊教育 | 15 | 1779 | 316 | 384 | 548 |
幼儿园 | 1010 | 278496 | 83606 | 96944 | 20270 |
2.经费投入持续加大,预算收入逐年增长。一是从预算收入看,“十三五”市属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569.83亿元注1,年平均增长12.84%。其中,市属普通高校累计预算收入102.58亿元,年平均增长3.41%。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累计预算收入124.37亿元,年平均增长7.42%。中学累计预算收入547.17亿元,年平均增长14.19%。小学累计预算收入502.97亿元,年平均增长15.50%。幼儿园累计预算收入218.49亿元,年平均增长12.36%。二是从实际支出看,“十三五”各级各类学习累计支出1546.57亿元,年平均增长12.71%。其中,市属普通高校累计实际支出98.57亿元,年平均增长1.14%。中等职业学校累计支出121.50亿元,年平均增长9.35%。中学累计支出537.80亿元,年平均增长14.75%。小学累计支出498.36亿元,年平均增长15.45%。幼儿园累计支出216.75亿元,年平均增长11.88%。
3.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教学条件持续改善。五年来,从普通高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特殊学校教学设施的统计看注2,一是占地面积扩大。占地总面积达到8036.16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加440.0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年均增长14.18%。其中,建设各类运动场地共计1109.03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加225.69万平方米。二是房屋面积扩容。建有教学及辅助用房共计2255.36万平方米。其中,教室875.42万平方米,实验室722.94万平方米,图书室(馆)215.92万平方米。三是计算机存量增加。使用教学用计算机68.5万台,较2016年增长17.54万台。其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普通高校达52.69台,普通高中达40.65台,普通初中达26.66台。四是图书资料丰富。各级各类学校存有一般图书和电子图书分别达到18.69亿册、37.24亿册,较“十二五”末有大幅度提升。
4.实施教育帮困助学,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南京认真做好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积极落实助学补助,教育帮困基金共计支出4.18亿元,年平均增长12.82%。2020年,全市有3.18万名家庭困难学生均享受到助学补助。其中,九年制义务教育享受助学补助学生数1.9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0.3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受资助学生数0.37万人,学前教育受资助幼儿人数0.5万人。坚持补助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九年制义务教育助学补助中,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占比60%。统筹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放发,生均补助经费逐年提高。其中,农村普通中小学享受助学补助学生生均补助经费较2016年分别提高460元、305元,2020年分别达到2620元和1965元;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受资助学生生均补助经费较2016年提高560元,2020年达到5100元,中等职业教育受资助学生生均补助经费较2016年提高240元,2020年达到2240元。
5.支持社会多元办学,民办学校有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非营利性学校。截至2020年底,全市民办学校、幼儿园共计448所,占全部校(园)的25.33%,较2016年增加49所。其中,民办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5所,在校大学生14.86万人。民办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3.63万人。民办普通小学11所,在校学生3.56万人。民办幼儿园392所,在园儿童11.59万人。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共计2.12万人。总体看,民办学校发展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幼儿园这三个类别,较2016年分别增加9所、9所和30所,专任教师增加0.79万人。
注1:教育经费统计范围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幼儿园、教育行政单位、教育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其中,高等学校数据不含在宁省部属高校及部队院校。
注2:教学设施统计中的普通高校,为在宁的53所高校,不包含在宁部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