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统计局网站

南京市统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1-4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
责任编辑:南京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6-16 09:54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新兴产业,是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行业新业态,探索发展新模式,助推服务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月,南京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发展。

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助力经济平稳发展

1、行业保持稳定增长。1-4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营业收入701.05亿元,规模在服务业各行业中位列首位,同比增长7.6%,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从近三年该行业各月度同比增速看,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了疫情以来的发展韧性,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助推服务业经济稳定发展,1-4月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持续引擎。

图1.近三年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营业收入各月同比增速(%)

2、核心人才和研发投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关系着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截止到4月末,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用工人数24.38万人,同比增长1.6%,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用工人数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1-4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为59.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的比重为72.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1%,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5%,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

3、各板块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健全和科技领先的核心区域。1-4月,全市12个板块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排前三的是雨花台区、建邺区和玄武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3.92亿元,131.42亿元、68.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10.4%、12.0%,合计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66.1%。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的板块有10个,其中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出的增速超过10.0个百分点。

表1.1-4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板块情况


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增速差异(%)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全市

701.05

7.6

4.1

3.5

玄武区

68.22

12

8.3

3.7

秦淮区

40.36

19.8

13

6.8

建邺区

131.42

10.4

15.2

-4.8

鼓楼区

58.82

32.4

8.4

24

浦口区

6.60

87.9

-3.6

91.5

栖霞区

10.05

-1

-3.8

2.8

雨花台区

263.92

-4.3

-12.9

8.6

江宁区

61.32

27.7

14.3

13.4

六合区

4.57

33.3

13.5

19.8

溧水区

2.52

258.8

-14.6

273.4

高淳区

12.21

9

0.5

8.5

江北新区

41.05

1.3

3.3

-2

二、细分行业发展各具特色

1、电信业奠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增长基础。1-4月,规模以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2.90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电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8.48亿元,同比增长18.1%,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为89.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电信业中,移动电信及其他电信服务是其主要增长支撑点,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7百分点。

2、新业态引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转型升级。1-4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93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以“嘉环科技”、“南瑞信息通信科技”、“中软国际”、“焦点科技”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9.50亿元,同比增长13.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以“福佑在线”、“零浩网络科技”、“有品信息科技”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13.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

3、应用软件开发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步增长。1-4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8.23亿元,同比增长3.4%,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为58.2%。其中,软件开发企业规模最大,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2.91亿元,受部分头部企业营业收入下降拖累,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36亿元,同比增长38.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软件开发行业中,应用软件开发增长较快,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表2.1-4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细分行业发展情况

行   业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01.05

7.6

2.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

132.90

13.7

0.7

#电信

118.48

18.1

0.8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159.93

14.6

0.9

#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

99.50

49.39

13

13.2

0.5

0.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08.23

3.4

0.6

#软件开发

332.91

-1.5

-0.2

#应用软件开发

170.04

18.3

1.2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38.36

38.5

0.5

三、行业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1、新增企业增长动力强劲。1-4月,全市169家新增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105.0%,高于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97.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169家企业中,有100家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9.2%,其中92家(占比54.4%)实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2、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凸显。全市862家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中,1-4月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1家,合计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比重超过40%,其中除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外,其余10家企业均保持较快增长。这10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9.36亿元,同比增长19.9%,拉动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94家,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47.40亿元,占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78.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拉动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对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强劲。

3、三大通信运营商打牢行业发展基石。近年来,电信、移动、联通全面加速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发展质量和增长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据市通管办相关数据显示,1-4月,全市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4.69亿元,同比增长13.0%;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8.30亿元,同比增长24.7%。同时,通信行业加快“双千兆”建设,构建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38万个,实现覆盖全市所有街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4.7个。

四、行业发展中需关注的问题

1、部分重点企业规模下降、增速趋缓。全市862家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中,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比上月出现回落的有461家,回落面超过一半。营业收入前二十位的企业中,有12家企业1-4月营业收入增速比上月出现回落,回落幅度最高的回落了92.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部分头部企业受国际形势影响,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4月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

2、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减弱。1-4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26亿元,同比下降21.0%。分行业看,仅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较快外,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0.6%和56.2%。